我國屬于多地震國家,部分地區(qū)容易遭受地震災害,擁有一套靠譜的抗震方法迫在眉睫,而隔震技術或可解決這一問題。
什么是隔震技術呢?中國安徽在線指出,隔震技術就是在房屋基礎或底部與上部結構間設置橡膠隔震支座等部件,組成具有整體復位功能的隔震層,以延長結構的自振周期,減少輸入上部結構的水平地震作用。隔震技術有點像運動鞋的構造,為了減震,人們在鞋底加了一層橡膠,以減輕震動對身體的傷害,隔震技術就是在房子結構中加一層橡膠,使房子達到減震的目的。
那么,為什么裝上這層“橡膠”就能達到隔震效果呢?據(jù)西部網(wǎng)報道,隔震支座含有多層橡膠材料,可以讓地基和建筑之間產生柔性連接,地面再怎么搖擺,建筑物相對可以不動,使得地震的摧毀力大大減弱。央廣網(wǎng)補充道,隔震支座能夠削減80%以上的地震破壞能量,從而達到地震時“地動房不塌”的效果。所以安裝隔震層的建筑,在一定程度上能使人的生命財產得到保障。
然而,傳統(tǒng)隔震技術在較大建筑中應用居多,農村房屋安裝隔震裝置從購買價格、安裝技術和設備等方面考慮根本不適用。面對農村房屋的防震問題,隔震磚作為另一種價廉實用的隔震裝置應運而生。
《北京日報》介紹,相比于昂貴的傳統(tǒng)隔震裝置,隔震磚的優(yōu)勢包括適用范圍廣泛,磚混結構、石砌體結構、磚木結構和框架—砌體混合結構等適用于多種低矮建筑;減震效果良好,隔震后房屋地震反應可降至傳統(tǒng)房屋的10%至40%,確保大震下房屋基本不壞;施工簡便,無需專業(yè)隔震設計和大型起重機械,一般工人按安裝說明書手工操作即可保證施工質量要求;隔震層構造措施簡單可靠,隔震層整體抬高至室外地平面以上,無需設置傳統(tǒng)隔震構造所需要的隔震溝,所需材料也均可就地取材;造價低廉,每平米僅增加40元左右成本,更適合農村房屋使用。(喬亞玲)
本文由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員吳光恒進行科學性把關(專家領域:磁電子學、半導體、磁性智能材料、材料物理、精密機械和智能器件等)。
關注【深圳科普】微信公眾號,在對話框:
回復【最新活動】,了解近期科普活動
回復【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動
回復【研學營】,了解最新科普研學營
回復【科普課堂】,了解最新科普課堂
回復【科普書籍】,了解最新科普書籍
回復【團體定制】,了解最新團體定制活動
回復【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詳情
回復【觀鳥知識】,學習觀鳥相關科普知識
回復【深圳科普月】,了解更多科普月活動詳情